据江苏卫视《新闻眼》报道,为素不相识的患者捐献"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这本是许多媒体人经常会采访到的事,然而,江苏广电总台广传中心音频工程师邱瑜,却选择伸出手臂捐献珍贵的造血干细胞,给一名身在北京病房等待救治的12岁白血病患儿带去生的希望。
2018年4月12日,中大医院血液科病区。这里有个特殊的病房,住着的不是患者,而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今年39岁的邱瑜是南京第57位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也是南京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媒体人。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工程师邱瑜说:“四年前,我那天正好过生日,希望过一个特别点的生日,就去献血了。当时护士跟我说,看你身体挺好的,可以多捐100毫升给中华骨髓库。”
而在当时,他并没意识到,四年后的今天,他能够真正地拯救一次他人的生命。
邱瑜当时接到了一个电话,他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从配型成功到血样复检化验再到全面身体检查,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邱瑜一直在默默地进行着,身边也只有妻子一人知道。直到4月初,江苏省红十字的工作人员会去单位做调查,同事们才知道邱瑜的义举。
2018年4月13日,7:30。血液顺着手臂静脉,流入导管,再经过血细胞分离机,能"救命"的造血干细胞便一点点流入透明的储血袋中,此时,袋中的液体呈现出温暖的粉红色。
红十字会、亲友、同事纷纷给邱瑜送去关切和慰问,而此刻,他最牵挂的是远在北京的12岁白血病患儿,这封来自受捐家庭的手信,让邱瑜分外感动,当一组组细胞流淌在12岁男孩的血液里时,两个平行的人生从此产生了交叉。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工程师邱瑜说:“小宝贝再坚持一下,到晚上,我的造血干细胞就会输入你的体内了。你再配合医生治疗,我相信过不了多久,你就可以恢复健康变成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长大一样能像我一样,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邱瑜好样的,为你感到骄傲自豪,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这种来自身边的感动,平凡又伟大、真切又温暖。邱瑜说,细胞可以再生,生命只有一次。没错,如果一组细胞可以拯救一个人,那么更多的细胞,就可以拯救一个群体,就可以拯救世界上每个角落的人,生命也因分享而变得更有价值。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