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菊揽芳华,古城汴梁迎来了一场科技盛会。10月12日,2023年中国科学院(河南)科技成果发布暨项目对接会在开封拉开帷幕。大会聚焦开封主导产业共性技术需求,通过发布技术需求、举办专场对接活动、举办洽谈会,以及招才引智特色活动等举措,广泛承接聚集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院)所,展示推介一批科技成果,签约一批科技合作项目,汇聚一批高层次人才,推动开封科技开放创新提质增效。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尚进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中国科学院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主任李季分别致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民代表专家发言。开封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湘豫主持会议。
省科技厅副厅长陈志强,开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克俊,开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薛志勇等出席。
大会以“开放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学院、开封市委市政府、中国科学院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主办,中共开封市委人才办、开封市科技局、开封市科学院、开封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承办。来自全国40家中科院系统科研院所的4位院士、12位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在内的132位专家学者受邀参会,各省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及省内企业代表400余人与会进行对接交流。
会场气氛融洽、热烈,洋溢着共商大计、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开幕式上,刘建国、陈志强分别为“不锈钢洗涤废酸清洁回收和循环利用新工艺产业化应用示范”“铁基非晶合金用高纯磷铁制备工艺”2个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授牌,并为黄孝文等12名省院科技合作先进工作者颁发证书,薛志勇发布了开封市“622”主导产业共性技术需求。
“希望各位专家结合开封发布的技术需求,为我们谋良策、解难题,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开封这片投资兴业的热土上开出绚丽的产业之花。”高建军说,近年来,开封市出台了一系列招才引智政策,以最优环境、最优待遇吸引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国家级、省级创新项目落户开封,建成了院士工作站2家、中原学者工作站3家、国际联合实验室2家、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2家,创新活力正不断释放。
“近年来开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对开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此次共同举办中国科学院(河南)科技成果发布暨项目对接会,既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行动实践,也是深入推进‘十大战略’,推动省院合作取得更加丰硕成果的具体举措。”李季说,希望开封市和中国科学院河南中心以此为契机,加强交流、协同创新,利用中国科学院的人才智力优势,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贯通产学研用创新链条,集聚更多的中国科学院专家投入河南的科技事业,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冯起、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姬广聚、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院长邱昕等3位院士、专家分别以《中国防沙治沙技术及国际意义》《衰老、衰老相关疾病与干细胞》《集成电路演进路线及国产化突破路径》为题作主题报告。
会议聚焦装备制造、化工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科技成果与前沿方向,举行了一系列精准对接活动,着力打通从技术到市场“最后一公里”,连接科研机构和企业“上下游”,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实现全产业链蓄势发力。
据统计,此次会议共征集、展示、推介科技成果880项,现场发布科技成果224项,总签约金额超过1.3亿元,对接会达成合作意向12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