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李榕2016年9月13日,深圳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突破200例,时隔三年零六天,深圳再次刷新纪录: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突破300例!2019年9月19日,深圳市第300名、广东省第764例、全国第888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俊桦将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他“爱心种子”的捐献,救助一名病重的血液病患者。
李俊桦:十万分之一的缘分我怎能不帮他?
李俊桦是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第二位造干捐献者。2014年,李俊桦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2019年8月,有患者和他配型成功。“都是缘分”李俊桦说,“高分辨全相合配上的概率那是十万分之一,这么有缘,我怎能不帮他?”
李俊桦虽然看着很年轻,但他已经是个博士,是副教授,不但如此,他还是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精准健康研究所副所长,在微生物组研究领域发表高水平SCI文章30余篇,申请受理发明专利10余项;主导或参与国自然,科技部重点专项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多项。
在生命科学领域是拥有很多光环的青年科学家,如今又多了一个中华骨髓库捐献志愿者的身份。捐献前一晚,俊桦还打了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运动并不影响捐献”,李俊桦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像大众想象的那么可怕,现在的技术不用抽骨髓,就跟捐血一样,对身体没有影响,休息几天就恢复了”。他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志愿者队伍。
今天上午,红十字会与华大基因相关负责人就2008年华大成为中华骨髓库HLA合约实验室11年以来,逐步深入的合作进行了回顾与讨论,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与深圳血液中心为李俊桦个人颁发了荣誉奖章,也对华大基因的贡献进行了肯定与表彰。
科普: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方式是怎样的?
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就像献血一样,在捐献者的手臂肘部静脉血管上穿刺,然后对在血管中流动的血液进行分离,从中提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其过程与捐献机采血小板一样,只是针头保留在血管中的时间比采机采血小板的时间更长一些(全过程约3-5小时),处理(分离)的血量更多一些。
采集的数量根据患者和供者的体重和移植所需造血干细胞的量而定,每次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大约200毫升左右。一般每个治疗量造血干细胞悬液内含5-10克造血干细胞。临床实践显示,健康人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疼痛程度小、无麻醉和输血相关危险、伤口和疼痛等不适感消失得快,留院观察时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