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记者于熙报道)8月12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1997年出生的梁凯力(化名)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这是他第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两次捐献救助的是同一名武汉血液病患者。
梁凯力是贵州省六盘水市人,2021年,作为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布尔津县开展志愿服务。如今,已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一团医院药房的一名工作人员。
2022年,他积极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1月,梁凯力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通知,他的血样和一名武汉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他毫不犹疑地在捐献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父母得知他要为陌生人捐献造血干细胞,都十分担心。梁凯力耐心向家人科普捐献知识,最终说服父母,3月完成了生命里第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
今年7月,身体已恢复的梁凯力再次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曾经救过的武汉患者免疫力突然下降,血液病随时有复发迹象,咨询他是否愿意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
“我们没想到,他依然毫不犹豫答应了。一句‘没有问题’让我们十分感动。”一直陪伴梁凯力办理捐献事宜的新疆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大队志愿者赵刚说,捐献前捐献者要注射动员剂,保障体内造血干细胞浓度符合采集标准,这个过程中部分捐献者会出现肌肉酸痛、头疼、低热等症状,但这一切都没有阻碍梁凯力捐献的决心。
为了顺利完成捐献,一个月来,梁凯力刻意锻炼身体,规律作息,清淡饮食。此次捐献的“生命种子”,将带着梁凯力的爱,在8月12日下午飞往患者所在地武汉。梁凯力也成为全国第18245例、新疆第18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茫茫人海中,有机会与患者匹配成功,且能挽救生命,是一种缘分。”梁凯力说,非血缘人群中配型相合率非常低,希望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为更多患者创造配型成功的机会。